文|刘寿真(作者系武穴市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
武穴市市区刘家巷街道,历史上是一个联通鄂、皖、赣三省七县,具有800余年水运通衢闻名鄂东的繁华水港街道。其辉煌的繁华历史,就宛如人们形容南京老门东“不到老门东,不算到南京”那样,历来有“冇到武穴(广济)刘家巷,不算到了鄂东撞一撞”的说法,人们将刘家巷的繁华,来比拟南京老门东的繁荣。这是因为800余年间,刘家巷以襟湖联江的独特地理位置,将港埠繁荣的历史,演绎得淋漓尽致。从南宋以来,东面武山湖、连城湖、太白湖成百上千的船只,由东港进埠,码头上的稻谷、棉花堆积如山;西面满载黄泥湖、马口湖、赤东湖畔苧麻、柑桔、黄烟的帆船,由西港日夜不绝摇舵进靠;从旱路到刘家巷的运谷线车,经过大金铺,一字长蛇排到了官桥;由青林口出长江,将刘家巷30余家米行的糙米,日逾1000多担船运至汉口、九江、南京和上海。“搬运人工日超千余,客商月盈五百。”刘家巷街头,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清初铺就的石板路,被人们的脚蹭得光溜溜的。
巨大的商机,被域内外商人大力进行了挖掘,很多人像闯关东和走西口一样,来刘家巷经商淘金。开起了饭铺、粑铺、饼铺、客栈,瓷器铺、铜匠铺、铁匠铺、线车行、医馆、药店。刘家巷街头店铺林立,鳞次栉比,光线车行就有15家,客栈20余家。店铺老板之中除了武穴人外,还有黄梅人、蕲春人、浠水人、红安黄陂人、英山罗田人;也还有来自江西、安徽、江苏的人。刘家巷街就像一个张开双臂的巨人,拥抱着了各地各省的商人,也像一个强力的磁场,吸引着鄂东及周边省份的物流和人流。自此,刘家巷商圈在不断扩大,不断向外辐射和延伸,形成了塘下客栈、旅馆、澡堂、理发等服务业一条街;程祖柴炭、竹木业、日用杂货一条街;沿江码头搬运、盐业储销、棉麻交易一条街,逐渐形成了大武穴商圈,10多家外国洋行也都来武穴做生意。
商业繁荣的同时,也衍生了商业文化,在刘家巷街南北进出口,各建有牌坊一座,琉璃瓦顶,飞檐走角,气势恢宏,极大增强了这条商业巨街的影响力;另外,商人们崇拜神力,在南街口和青林口,都建起了庙宇,南街口的叫上庙,青林口的叫仰山寺;民国时期,商人范耐生在刘家巷还开办了电影院,放映黑白电影;刘家巷街头拉人力车的、卖唱的、杂耍的、相面的、算命的也都来了,活脱脱的一幅鄂东清明上河图。繁华的刘家巷成为了鄂东的十景之一,特别是夜景中具有地标性的宏伟北川桥畔,更是风光无限,有诗赞曰:“北川桥头鄂东连,刘家巷里不夜天。樯橹千帆穿梭入,灯火万家客无眠。”
为什么这条享誉鄂东街道的名字,以姓氏来命名,叫“刘家巷”?我们想人们会猜出,肯定是与武穴刘氏是有渊源的,要么是其先人为刘家巷街的构建,作了开拓性的工作;要么在刘家巷街最早开业和居住的先民是其先人。最近,我们访谈了一些刘氏宗族老人,查看了一些刘氏宗族谱牒历史资料,终于印证了人们的推论。真的,这还要追溯到南宋时期武穴的历史。当时南宋疆域内行政区划设为16个路,其中的淮南西路(也即淮西路)管辖了安徽的寿州、庐州、濠州、舒州、和州、六安、无为;河南的光州;湖北的黄州、蕲州等地,还有一个淮南东路,总称两淮路,驻地淮安,也叫淮安路。
这个时期,我们武穴前身广济县,属蕲州管辖,也就是说从罗田、英山、黄冈以下,整个鄂东地区包括我们武穴都是两淮路的地界。就是在南宋理宗景定年间时,咱们两淮路的武穴,出了一个名叫刘祐(谱名刘大六)的淮安盐御史官,在鄂东为朝廷督运官盐官粮。说起官粮,我们这个大别山西南大江以北的地方,确实是南宋的大粮仓。自岳飞大量从江西移民鄂东垦荒以来,黄、蕲两州肥沃的土地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加上新来的大量劳力,光军粮每年就能征纳500万石以上。
并且刘祐的先祖汉刘邦51代孙千一公,即刘祐的曾祖,就是江西移民大军中的一员,且还是一位协办军粮的地方官,叫士承粮,他先驻德化县(今黄梅蔡山龙感湖一带)廉溪庄,再驻武穴沙上(武穴二里半吴谷英一带)。刘祐也像先祖一样,为了将官粮顺利转运,将驻地分别设在了武山湖北岸的官道口岸仓头埠,和武山湖南岸的官道江口青林口。刘祐的儿子刘贵卿,字文贵,文职郎,也是子承父职监办漕粮,长期居守在仓头埠和刘家巷。水运而来这么多的粮食,交易中验量验质需要码头起落和场地库囤,于是从北川桥到青林口沿河一路,尽是码头及街面。刘氏族人也因刘祐、刘贵卿来此做生意和居住。
刘家人开疆拓土,因市而街,于是成为了这条两面街最早的大多数居民,“刘家巷”也因此成为了这条街道的名字。并且族人还以刘贵卿的字号“文贵”的名字,在刘家巷立户了刘氏文贵户,后来他们的后裔中有八个后生,名叫在楚、清楚、德楚、宪楚、文楚、古楚、炳楚、佐楚的人,清康熙年间同一年考上了邑庠生,轰动一时,被人们称为“刘八个”,人们将他们在刘家巷居住有阁楼的房子的地方,称为“刘八阁”,即现在刘家巷社区刘八角居民点的地方,成为了刘家巷历史中的一段佳话。刘贵卿的后人又有很多人从刘家巷迁到现武穴城西刘贵大、细垸居住,文贵户的这两垸,子孙繁衍,宗谱仍不忘记载刘家巷为其祖产。早年在建设织布厂时,挖出了一块明代石碑,记述过了他们拓建刘家巷街道的历史生活。
在刘家巷早期刘氏居民中,还有一支著名成语“闻鸡起舞”主人公之一刘琨后裔的刘逊公,明朝英宗正统年间从江苏吴县迁来武穴。他们也是汉刘邦的后裔,并且逊公为官鄂东,在刘家巷街南头购地建房,开店坐铺,修建刘家祠堂,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后埧街。其后裔有一个叫刘受钦的祖先一支,由于脚下人口繁衍,大型公率领族人在武穴城西刘大型垸落籍,现为武穴刘氏受钦户。
武穴向来有聚族而居,抱团取暖,生意提携的风俗,刘氏族人也是如此,至清初,武穴刘家巷刘氏族人的店面过60余家,在抗战时期仅轧米厂就有13家。其他行业比较出名的还有刘泰记的锣罐行、刘福五的白铁行,甚至还有“广济县姓刘的人上街到刘家巷吃饭,不销出钱”的说法。刘姓店面之多,“德和米行”老板刘舫笙因此坐上了武穴商会会长的位置。也就是在刘舫笙当商会会长的时候,“德和米行”带头,刘家巷所有米厂全部引进了机器轧米,刘家巷成为了武穴商业和工业的发起地,还不仅仅是武穴航运和港口的发起地,刘家巷对武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武穴刘氏对刘家巷的构建同样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