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重磅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工作方案

[复制链接]
查看883 | 回复0 | 2024-3-8 22: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5日,武穴市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上印发出台了《深化以控制成本为核心 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助力武穴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武穴市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方案》指出,要全面规范政策文件,将行之有效,助力企业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上升到政策层面固化下来;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实现县市一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镇街服务大厅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或帮代办;要全面推行市场化改革、法治化建设、信用武穴建设,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着力提高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方案》还在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服务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十大行动”工作方案

一、实施政策体系强基行动,着力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1.全面梳理营商环境体制机制和政策文件。对现行的营商环境体制机制进行总结完善,对现行有效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开展精细化梳理,并分门别类汇编形成政策手册,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规范化、长效化、体制化、机制化。(牵头单位:市科经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营商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2.加强涉营商环境法律法规立改废。组织开展《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一周年执法检查,加快推进与其要求不一致的文件法规修订废止工作。积极推进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等方面法律制度完善工作,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同时经过合法性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改革创新举措尽快上升为政策制度。(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3.加快改革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以文件形式固化营商环境建设典型做法,对被国家肯定以及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先试经验进行总结提炼,重点转化“单一窗口”、“网上中介超市”、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税收大数据助企“补链强链”、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劳动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土地全生命周期“一码管地”等试点改革成果,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牵头单位:市营商中心、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4.建强用好数字化平台。优化升级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一企一档”,推行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政策套餐,全面推动涉企服务向增值化迭代跃迁。建好用好“多规合一”平台、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系统,加快部门业务流程再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诉求响应系统,实行企业诉求受理、分办、督办、协调、答复、反馈、归档等闭环管理。(牵头单位:市营商中心、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住建局、市科经局、市工商联;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二、实施政务效能提升行动,着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5.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到2024年底将“一事联办”主题事项扩展到55个,实现更多武鄂黄黄城市圈政务服务事项“一圈通办”,推进政务服务同城一体化发展。推动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应用全覆盖,扩大“免证明”领域。(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6.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将需要多个部门办理或跨层级办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集成“一件事”办理,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中的“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开办餐饮店、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信用修复、企业注销登记、教育入学、残疾人服务、退休”等13个“一件事”,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及各自职责,强化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压减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7.探索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六联办”服务。巩固提升“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改革成效,试点创新水、电、气、网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服务联合报装、联合踏勘、联合检验、联合账单、联合缴费、联合过户,进一步提高接入服务效率。(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8.深化“网上可办”“掌上办”。推行智能导办、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服务和审批办理模式,除涉密等特殊事项外,实现县市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入驻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事项80%以上“网上可办”或帮代办,推动更多事项上线“鄂汇办”平台实现“掌上办”。(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9.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进一步优化阶段并联审批协同机制,推动更多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审批事项集成办理。推行分段办理施工许可,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全部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网通办”。(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10.推行政务服务“五评”管理。加大对市、镇两级政务服务窗口人员办事能力、服务态度评价,督促各个窗口工作人员为每名办事的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通过政务服务件件评、大厅问卷日日评、电话回访月月评、社会代表季季评、体验调查年年评的“五评”管理措施,真实了解掌握各窗口服务水平和质量,定期通报、针对性整改,切实优化服务、提升政务效能,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三、实施市场化改革示范行动,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秩序。
11.全力降低工商业用户电价水平。建立健全新能源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和绿电交易价格机制。加快完善绿电中长期交易政策,推动绿电与煤电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落实《武穴市企业水、电、气保障管理办法》,提升市场主体用电用气用水保障供应能力,确保全市工商业用户电价不高于省内均价,切实为工商业用户降本减负。(牵头单位:市发改局、供电公司、水务公司、天然气公司;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12.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服务质量。围绕全省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遴选实施1至3个产业链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编制产业链质量图谱,为企业提供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质量技术集成服务。强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武穴港区铁水联运项目,拓展升级公共信息平台集成服务功能,助力武穴建成武鄂黄黄都市圈水运交通枢纽、大别山革命老区物流中心。(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13.提高准入标准化水平。完善“负面清单+正面激励”市场准入模式。持续推进登记业务系统与行政审批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证照在更大范围“一键三联”(联办、联变、联销)。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网办”范围,外籍人员持护照可在线办理企业设立、变更登记。(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四、实施法治化建设升级行动,着力彰显执法司法温度。
14.常态推进“三乱”治理。巩固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成果,完善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持续规范收费主体收费行为,对涉企行政执法案件进行经济影响评估,落实行政执法回访制度,不断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牵头单位: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科经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15.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罚款设定与实施。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要求,指导督促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检查中,依法严守罚款设定权限,科学适用过罚相当原则,合理确定罚款数额,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温度”,提升企业和群众对行政监管执法的满意度。(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16.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和纠纷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多元纠纷联调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前端化解、高效化解。及时有效化解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对涉经营主体信访件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100%,3个月内实体性答复办理进展情况或者结果90%以上。(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信访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17.提升立案服务水平。积极推广网络立案审核,自当事人提出立案申请并补正材料后7个工作日审核完毕。畅通不立案投诉监督渠道,做到“有投诉、必督办、必回复”,确保有效投诉处理达到100%满意度。(牵头单位:市法院;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18.提高案件审理效率。依法快速审理简单案件,提升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及时、快捷、低成本、高效益地实现当事人诉权。将需鉴定评估的简单案件纳入简易程序,实现案件3个月内审结。推广知识产权小额诉讼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实现纳入快速处理范围的知识产权案件2个月内办结。(牵头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五、实施贸易便利提升行动,着力构建内畅外联格局。
19.提升数字化通关质效。优化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市内重点外贸企业跨境贸易业务100%在“单一窗口”办理。开展跨境贸易监管模式创新,到2024年底,实现进出口申报货运量增长10%以上,通关时间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市进出口通关成本降低10%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20.创新跨境电商服务。全面推广应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推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备案无纸化,探索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仓、前置仓等“多仓联动”集运模式。(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21.大力培育海关AEO企业。加大海关AEO企业培育力度,持续推进关企合作,力争到2024年底AEO企业数量达到5家。(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六、实施信用武穴建设行动,着力提升社会诚信水平。
22.建立与企业签约备案管理制度。以政府名义进行的招商引资等重大签约,事前由政府法制部门开展协议文本合法合规性审查,签约后10个工作日内在黄冈市发改部门备案。将政府履约情况纳入信用体系评价,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逐步为全市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信用档案,探索依法归集失信违约等方面信息,及时督促清理整改。(牵头单位:市发改局、市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23.健全政府履约工作机制。强化政府诚信履约监管,探索建立“政务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审计、巡察等多种方式,全面梳理政府“新官不理旧账”、拖欠企业账款等行为,形成整改责任清单,并严格实行“发现—整改—复核—反馈—销号”工作闭环机制,逐项逐条推进整改,在2024年12月底前,实现整改清零。(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发改局、市营商中心;责任单位: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24.加强法治教育。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引导公职人员牢固树立权由法定、权依法使、依法履约等法治观念。重点抓好各地各单位党政班子成员“关键少数”,提高我市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25.加大企业激励力度。强化企业诚信正面引导,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对诚信守法企业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方面依法依规给予政策倾斜,引导广大经营主体增强诚信意识,诚信经营、守法经营。鼓励企业加强内部信用管理,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生产经营信用档案。推行企业守信公开承诺制度,鼓励企业建立诚信联盟、签署诚信共同宣言。(牵头单位:市发改局、市科经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26.完善信用“黑名单”制度。将企业在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失信行为依法依规纳入联合惩戒范围。按照分类分级、动态监管的原则,推动各行业(领域)建立企业失信行为清单(含对应的程度标准)、惩戒措施清单管理制度,着力整治经营主体严重违法失信等突出问题。(牵头单位:市发改局、市科经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七、实施助企暖企护航行动,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7.完善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重大项目制度,实行常态调研服务机制。针对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导致政府未履约的,加强政企沟通协商,推动问题有效解决。通过“信、网、电、微”等渠道,进一步畅通政企交流,积极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尊重民营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深化“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开展分层、分级、分类企业帮扶,积极帮助解决经营难题。(牵头单位:市科经局、市工商联;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28.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坚持问需于企、问效于企,为企业提供主动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破解民营企业创新难、融资难、引才用工难、中标难、回款难等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26条措施。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坚持“双千”入企靠前服务、畅通“12345”涉企投诉直通车、完善惠企政策精准服务、提升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平台服务效能,实现更多企业咨询和诉求接诉即办,加强共性问题研究和政策制定,实现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深化。(牵头单位:市科经局;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29.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适时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企业专题问需会,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真诚互信、听取意见、解决问题,不断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和发展信心。组织青年企业家到市直部门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关心关注企业家健康成长。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树立和宣传企业家先进典型,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市工商联、市营商中心;责任单位:市科经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八、实施要素保障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综合成本洼地。
30.规范完善网上中介超市。聘请第三方公司对现行网上中介超市运行模式、交易规则进行规范完善,引导更多中介机构入驻,由项目业主择优选择,打破中介机构行业、区域垄断,降低经营主体中介服务成本。(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31.建立县域集采集配体系。加快武穴市供销合作社集采集配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发挥集采集配优势,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渠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打通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适时引进物流头部企业,促进物流要素聚集和创新发展,形成更为合理的物流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格局,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效降低园区企业或大宗货物物流成本。(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32.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集成推出109项惠企利民措施,聚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开展春雨育苗等专项行动,推出法审无忧创新项目,通过执法审核智能化,全程监督透明化,实现纳税人权利保障无忧,积极探索建设一批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牵头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33.加强金融信贷支持。深入推进“金融早春行”,实现2024年底全市融资签约履约率不低于90%。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相关金融工具。将政策性担保产品引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生命全周期,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覆盖面。积极探索创新贷款方式,推广“银税贷”“信易贷”“政采贷”“中标贷”等系列信用贷款产品,力争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增长20%以上,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牵头单位:市金融办;责任单位:人行武穴支行、银保监组、各银行机构)
34.加大土地要素保障。探索社会投资类项目“用地清单制”,大力推行“标准地”出让,切实缩短项目开工时间。试点推行“桩基先行”,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批复后可单独办理桩基施工许可。试行“批供合一”,推进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给予地方更多的用地自主权,提高用地保障效率。对工业项目通过扩大生产性用房、厂房加层、厂区改造等途径增加容积率的,不增收土地价款。(牵头单位:市自规局、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35.更大力度降低用工成本。建立完善劳动力资源信息化平台,为缺工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精准化对接服务,建立健全人社服务专员制度,常态化服务重点企业用工。大力发展“共享用工”,促进园区关联企业用工对接。鼓励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支持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企业加大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力度。强化创业政策扶持,给予相应的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九、实施动态督查监测行动,着力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
36.推动省评反馈问题整改。对2023年湖北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各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清单式”交办,实行“销号式”管理。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随机抽查,不定期开展督查暗访,相关情况公开通报,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不整改、
假整改、应付式整改的由市纪委监委挂牌督办。(牵头单位:市营商中心;责任单位: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纪委护航办、市直有关单位)
37.积极开展先行试点改革。围绕国务院、省重点改革方向,全面对标国内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先进做法,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创新方式推进改革,从制度层面推出一批有利于培育、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改革创新举措,形成更多省内领先、国内可比的典型经验,进一步深化打造武穴营商环境品牌。(牵头单位:市营商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38.定期开展经营主体满意度测评。借鉴全国、省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方式,组织人员通过座谈、走访、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各镇(街道)经营主体对当地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工作情况的评价,每半年开展一次市场主体满意度测评,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进行客观分析评价,找准企业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改进提升,稳步提升企业满意度。(牵头单位:市工商联、市统计局、市营商中心;责任单位:市直相关单位,各镇(街道))

十、实施指标优化提升行动,着力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39.建立指标定期调度机制。指标牵头单位分管副市级领导(指标长)要落实领导责任,每月对指标优化提升情况调度一次,做到亲自上手,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围绕所负责的评价指标对标全省最优水平,深入了解工作推进情况,认真研判工作的短板,制订指标优化提升具体举措,一项一项地抓提升,一环一环地抓落实。(牵头单位:市营商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40.推动营商环境评价提升。指标牵头单位定期组织干部到省内外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调研,学习其他地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工作举措和保障机制。创新性地开展工作,针对性推动指标优化提升。同时,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向上对接力度,争取省、黄冈市主管单位支持,争取更多先行区创建和改革项目在武穴试点,力争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中各指标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牵头单位:市营商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41.加强督查考核形成闭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导检查,定期对政策落实、资金拨付、机制运转、工作推进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着力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定期对指标优化提升情况进行评价排名,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牵头单位:市营商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99

主题

1

回帖

306

积分

初中一年级

积分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