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 发表于 2024-5-22 14:40:19

余川“乾隆问禅亭”的历史传说

“乾隆问禅亭”的传说故事
陈良搜集
闻道安禅处,深萝仍隔溪。
清猿定中发,幽鸟座中栖。
宋·契嵩

“乾隆问禅亭”乃天下第一“问禅亭”,位于余川镇余冲村王坝垸屋后大坡山王庵。座位于大别山红色旅游路余冲段东北侧,与旅游路驿站毗邻。2014年由横岗山林隐寺第三十一世系主持僧人惟森复建。

传说第六帝清高宗乾隆,于丙辰年(1736)即位后,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国泰民安。乾隆帝虽然天天在歌舞升平的生活中,但心中却总是忘不了恩师金德嘉的教诲之恩。虽然恩师于1707年逝于故园湖北黄州府广济县(今武穴市)垅坪镇,至今未曾赴陵墓祭拜。于是微服驾于龙坪镇后,知悉恩师墓葬于广济县(武穴市)余川镇(现地名)三门冲金家祖坟地,位于怡湖山庄东侧,即移驾奔赴恩师墓地祭扫后,时已午时,忽闻近郊有一座僧道水火不容,公案尚未了却同居横岗山,佛、道各自生辉。龙心好奇,随着朝山人流到达横岗山。此时乾隆已身处深山古岭,却似情在闹市之中。只见信士们南北奔走,小沙弥来去繁忙,出东殿、进西殿,晨钟暮鼓声,祈祷声、诵经声声声悦耳,处处紫烟绕绕,殿殿灯火辉煌,信士们南腔北调,相互呼唤,僧道们敲梆、击鼓交相发音,山虽不高,却威武耸翠,瑞气腾腾,确实一派西天佛国风光,好一座地老天荒的横岗山。
乾隆帝微服在香客之间,被挤挤拥拥一殿又一殿的观光与追思,但不同如香客的就是见了三佛、四菩萨、18罗汉也不跪拜和祈祷。午夜时分,随同众人由真武殿、四祖禅院,路过桃树岭随波逐流,进入路西山凹内的一座古寺“艾草坪”,这座古寺虽不大,但雄伟。乾隆帝刚踏入殿门,恰被林隐寺第21世系主持人龙池幻有正传大师慧眼识尊,知是大贵人,急忙放下手中佛事,上前恭敬的向乾隆帝施一佛礼,乾隆帝见状不由脱口而出“平身”,龙池大师心中一惊,但为了贵人安全,不动声色地将乾隆迎进方丈室敬杯禅茶后,亲自恭敬的守卫门外,请施主休息。乾隆帝由于上山心切,忙中不知疲倦,闲下时,才感精疲力尽,于是他就不客气地在佛塌闭目养起神来,一夜无话。
晨钟暮鼓震吴楚,鸡啼狗吠闹民间,早课佛声惊龙戏梦,乾隆帝一觉醒来,刚走出方丈室,只见旭日东升,霞光飞天,龙池方丈见贵人迎面走来,急忙施完佛礼,进入斋房,捧出净面水请贵人净面后,陪同贵人逛游寺殿,边走边说:“这座寺院,是守护上院四祖道信大师幼年在此地学佛之安危,经玉皇大帝亲自赦封东海龙王三太子为,“东为得得板圣行雨人为龙帝君”,责为四祖禅院守护神。此古寺因修建在荒山草坪中,故为“艾草坪”。龙池方丈察颜观色,见这位贵人在高兴中突闻“艾草坪”三字,双眉一皱即逝。龙池方丈心领神会急忙进入方丈室,拿出文房四宝,请贵人题赠墨宝,乾隆也不谦让,手提羊毫,眼望方丈为他铺好的宣纸,正在沉思,突见门外天空飘着一朵彩云,乾隆心有灵犀的文笔一挥“碧云寺”三字后,并落下御笔名讳,方丈见是万岁具名,亮明着身份,吓得双脚一跪,伏地叩头大叫:“请万岁恕小僧失敬之罪”,众香客正进入正殿,见状,都尊敬而又心惊胆颤地跪在地上叩首大声喊叫:“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帝见状,本来想在此寺早餐,现在只好把笔一丢,说句“都请平身”后,双手背后一朝大步向山下走去。艾草坪寺经乾隆帝手书“碧云寺”。一时风起云涌,四祖禅院从而成为横岗山的“小西天”,震惊着三省七县香客,也惊动着四祖大师尊神,突发慈悲的要点化这位天子,这是后话。
乾隆知身份披露,不是怕被人谋害,而是担心再也听不到老百姓说的真话,只好行走江南回宫。当乾隆帝走出桃树岭、梅宕,进入余冲地界的一个名叫大坡王庵的地段时,见大坡上有一茶亭,王庵座于茶亭旁,庙不大,却神圣。香客们入庵进殿,香火十分旺盛,唯有茶亭清静一条桌,摆着一壶春茶,两个茶盏西首坐着一位老僧,只见这位老僧道貌安然,佛姿仙骨,身穿黄色袈裟,似神仙,不见长须白发。只见唇边留短须,似居士,头上无毛,秃顶却留发庄,举止令人肃敬的揣盏品茶。他见乾隆后,慈祥的双手微微一拱,似言不语,乾隆见状,虽为君王,也不由心生三分敬畏,身不由己的礼贤下士,细语一声:“不敢打扰,可以坐下吗?”老僧见状,温馨一笑,欠身一语双关的说:“天下是你家,也是我家,一家人,谁打扰谁,请坐无妨!”如是乾隆坐在东首,老僧坐西首,四目相视,不由相互敬意一笑。
老僧说:“施主,百年如同一场梦,满目青山皆为禅,看您坐姿如同一尊佛,而您心中牛粪一堆,很难除净啊,阿弥陀佛!”,老僧不恭不敬音低声如雷的说后,忙给乾隆倒盏春茶递上,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乾隆,察颜观色地待他发怒。谁知乾隆听后,虽心中不快,却胸怀如海,反思自己,他心中有很多国事、家事、个人事、光明事、阴暗事、奢侈事,千丝万缕,真像一堆牛粪,始终清除不尽,现在又听说:“满目青山皆为禅”,似有醒悟其中深渊,不由龙心见奇,有一股追根朔源之心情,忙起身恭敬的向老僧双手一拱,微微一笑,问:“敢问大师,什么是禅?”老僧听后,忙起身行还佛礼,并请乾隆同坐后,僧肃然回答:“禅”是“禅定”的简称,是彻底破除“迷信”,离苦得乐。如是“乾隆问禅”就这样坐在茶亭上开始一问一答。
问:“既然离苦得乐,为什么心中总是有事放不下?”禅:“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困扰我们的是心灵,而不是当下生活。”
问:“为什么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禅:“是您的终归属于您,不是您的,您怎么努力都得不到。正当的努力争取得到的东西,是正义的。不正当的努力得到的东西羞耻,是不义之东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问:“人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什么不能贪欲?”禅:“摒弃贪欲,否则万劫不复。贪欲会使人掉入自我毁灭的深渊,人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能做金钱的奴隶。”
问:“为什么自作孽不可活?”禅:“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只在一念间,不可放纵自己,为所欲为。”
问:“人为什么要站得高,看得远?”禅:“昨日已去,明日是谜,面对今朝要努力,快乐来自文明,烦恼来于自己,经常打扫自己的心灵,永远给自己的心灵留一方净土。”
问:“为什么凡是都需要 一个‘忍’字?”禅:“凡是心中都要有一个‘忍’,忍他人之不能‘忍’,方为人上人。”
问:“为什么人生道路要看脚下?”禅:“时刻看着脚下,自己的路由自己走,如果在走正路,要时刻看着脚下,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走偏,还可能会走上一条邪路,要时刻看着脚下,调整前进方向,走上正道。”
问:“为什么求人不如求己?”禅:“别人能帮得了您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帮得了你一切,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问:“为什么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禅:“世上所有问题都有解决之道,这个解决之道,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不要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问:“为什么在人生中无论输赢都要有好看的姿态?”禅:“人不要屈服,这个对手可能是你的敌人,可能是你面临的困境,也可能 是你自己,谁都会有倒下的时候,关键是你能否再站起来。关键是你面对输赢的心态与姿态。”
问:“为什么不是不知者无罪而是不知者受害最大?”禅:“不知者受害最大。不知者不明真相,往往只凭自己感性行事,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我们不仅要做好智者,更要做一个知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察人生。”
问:“为什么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满足就是一种幸福?”禅:“满足就是幸福,有所得而不知足的人,什么也不能使他幸福,而且他一直在欲海里挣扎,唯有知足,才能常乐。珍惜你的所有,珍惜你眼前的一切,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问:“为什么想改变命运先要改变心态?”禅:“命运并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当命运不济时,我们需要去改变它,若想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不是改变别的,而是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乾隆帝与老僧相对坐于茶亭问禅论道:真是一问一心意,一答一禅情,正当俩人一问一答时,忽听东边传来一声凤凰啼声,乾隆闻之刚移目观赏,忽一阵异香馨入心扉,乾隆帝回目再看,只见老僧随着异香而逝。不见老僧身影,龙心诧异,忽空中传来谒语:“周家庄上遇裙衩,/法衣禅杖挂心怀。/盂化仙桃抽入腹,/浊河赴水脱尸骸。”乾隆帝博学多才,听完谒语,突悟刚才老僧就是大象二年诞生在梅川镇永宁县衙的县令公子七岁学佛的禅宗四祖,道信祖师神灵再现,点化自己,同时感悟可能是为“艾草坪”题字“碧云寺”之因的果报,忙起身向空中双手一拱,心语:“愿佛祖保佑江山不老。”
乾隆自横岗山茶亭问禅后,获益匪浅,回朝后不断反省自己,惠民天下,济渡众生,励精图治,国家进入鼎盛阶段,已是国泰民安。乾隆是明君,牢记禅语:“快乐来自文明,烦恼来于自己”,什么是文明?乾隆醒悟:“传承文化就是文明,而更是代代文明!”如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喻令编辑《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已完成3500余种79000余卷的雄文巨册。一代文宗、情缘“问禅亭”的悟道。乾隆微服私访天下,唯独此处茶亭问禅,故此茶亭名为“天下第一问禅亭”。
这里的人们至今 还传颂着:
道信朝隆结天缘,横岗茶亭来问禅。大智若愚得天意,若愚大智春万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余川“乾隆问禅亭”的历史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