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努力努力 发表于 2023-10-17 12:46:22

非遗故土 焕新王宪——一个“软弱涣散”村的成功逆袭

王宪村位于余川镇西北部,东与大祝村毗邻,南与龟山村接壤,西与干仕村隔河相望,北部与石水村、胡立村相连。同时,该村位处芦长片区腹地,依傍332省道,怀抱仙人坝水库,区位优势明显,地广物博人多,平原一望无垠,境内道路四通八达,发展潜力巨大。全村现有683户3006人,党员71名,辖18个村民小组和22个自然垸。今年以来,新的村两委以示范创建为重要抓手,贯彻“共同缔造”建设理念,引进返乡创业乡贤能人,挖掘非遗特色文化潜力,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带领群众成功谱写出王宪村“非遗故土 焕然一新”的崭新篇章。村委换血,重振旗鼓,治理体系大优化
前些年王宪村因管理松散,民生凋敝,信访不断,环境污染,被评为“软弱涣散村”,长期以来一直都是镇域治理的老大难题。直至今年年初,村两委班子集体换新,踔厉奋发,大刀阔斧改革创新,推动村级治理取得根本性突破、发生格局性变化。新建民主议事室,实现信访清零。村委会聚焦王宪村当前急难险重、群众和领导反映最强烈的信访问题,联合驻点干部积极争取商会资金支持,筹建民主议事室一处,引导广大信访当事人就地解决信访案件,畅通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发声渠道,采取“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解决”处置方针,有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昔日的信访大村如今已实现信访清零。谋划水厂保民生,破除用水困局。

为进一步树立威望,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破解村民用水难题,巩固农业生产基础,村委统筹整合移民资金200余万元,利用临近仙人坝水库的区位优势,谋划新建自来水厂一处,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期困扰广大村民的夏季缺水难题。落实包保责任制,覆盖长效管护。村委会聚焦“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召开党员代表座谈会,发动党员户和志愿者先行先试,分配各户村民房前屋后整治任务,防止污染杂乱现象反弹,逐步实现“人居环境整治五包两倡”包保责任全覆盖,真正实现共同缔造“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效果共评”五共理念闭环运行。垸场整治,扮靓家园,人居环境大提升
面对“道路沟壑纵横,垃圾四处丢弃,危房、旱厕随处可见”的荒村旧景,村委干部围绕“怎么建、建什么”展开激烈讨论。周家垸共有31户142人,其中党员6名,是王宪村党员集中的人口大垸,村委锚定该村党建基础优势,研究决定在此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健全组织,筑牢根基。通过垸场夜话、古树夜话等多元形式倾听群众意见和想法,广泛收集可行性建议,形成任务清单,召开小组座谈会分条分类认真研讨,召集经验丰富的党员代表和小组组长,组建周垸示范创建四人小组,长期处理周垸日常事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村委借鉴“要想富,先修路”经验,统筹整合资金17万余元,修筑水泥路400米,有效畅通垸内交通。按照“清除存量、消除增量”原则,拆除牛栏、猪圈、旱厕、危房共37处,新修公厕1处,进一步改善“脏乱差”的落后局面,村委还众筹采购10个垃圾桶,优先整治垃圾乱堆乱放难题。精益求精,服务大局。光是干净整洁还不够,村委还要对照更高标准,服务镇域全域旅游大局,发动群众共建“四小园”19处,共计1000㎡,其中绿化面积600㎡。新修路灯137盏,发挥创新创意,打造一条优质便民亮化带。新修“共享池塘”和“共享广场”各一处,精益求精,着力把垸场打造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宜居新家园。人才振兴,智力支撑,文化产业大兴旺
村委会自觉在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上“强筋壮骨”,落实人才振兴发展要求,引进以返乡创业家干渊为首的乡贤能人,充分发挥当地非遗文化优势,运用智力成果造血赋能,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大幅提升王宪村知名度,同心聚力共同擘画村强民富业兴的新图景。直播达人,形成网红效应。干渊利用黄冈首届直播协会会员金字招牌,联合湖北省人大代表“谷哥”徐志新、黄冈市副市长董波、黄冈市电视台开展地标优品直播、红薯粉助农直播、年货节直播等大型直播活动,有力推介余川本地特色农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产生明显品牌效应。传统工艺,焕发古技新颜。

紧紧围绕棕榈叶编织和章水泉竹艺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遗文化转化为良好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吸引多批次外地游客参观学习,推动广大在校学生近距离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培养高雅审美情趣,追求简约朴素新生活。发明创造,赋能乡村振兴。干渊在《探索科学》等权威杂志发表多篇科学论文,推广改良山药种植方法,打通山药种植难点堵点,发明新型山药采挖器,荣获第四届上海国际发明展金奖,吸引《我爱发明》节目组前来录播节目。全面优化王宪村山药种植结构,提升山药种植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赋予智慧和能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遗故土 焕新王宪——一个“软弱涣散”村的成功逆袭